2007/7/9

十三行博物館帶你重回歷史的過去

  民國92年成立於北縣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,在來到台北多日後,終於可以一探究竟。

  老實說,本人並不是一個具有深度文化素質的人,然而在面對搶救十三行遺跡的歷史前,不免還是對這些偉大的學者與各界人士豎起大拇指。而對於那些單純顧及經濟發展忽視歷史過往對我們的重要性的人,令人欷噓。
 IMG_3883  
  搶救十三行遺跡要從民國四十六年說起,在偶然的巧遇下,發現此處為一古人所生存的地區,經勘查後將其訂為十三行遺址(十三行據稱清朝有十三家行號在此,故名為十三行)。
  民國七十八年,因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,引起各方搶救文物的行動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,各方決議保留部分土地(據信為全遺跡的5%,XX的),其餘土地仍依計畫興建處理廠。之後,更有興建博物館的計畫,並於92年興建完成。
  以上為十三行博物館的由來,即使興建了博物館,蓋起了碩大的建築物,那些忽視過去歷史的人又該如何對世人交代?走一趟博物館,你就可以瞭解我們失去的有多少!

  來到十三行博物館,我們第一看到的是污水處理廠的設備,乍看之下還以為是為了文物紀念所蓋起來的東西。畢竟也算是有心啦!在設備的「表面」還是看到了屬於這裡的象徵符號。

 IMG_3882    IMG_3794

  還是讓我們趕快進到博物館吧!(上文和這裡已經隔了兩個星期吧!拖搞中~)

IMG_3837  十三行人是史前時代最會煉鐵的聚落,煉鐵的方式和現在有點相像。在遺跡中也發現玉之類的東西,猜測是用交易換得來的。(海洋交易在南島聚落中可是相當重要的)。由於鍊鐵這層的關係,在博物館中也介紹了不少和鐵有關的知識。

IMG_3822 IMG_3823 IMG_3830

  在博物館中也展出挖掘出來的陶器,另外還有尚未解謎的人面陶器,有機會去的話一定要細細看一下。

IMG_3840

  埋葬習慣通常是我們觀察一個聚落的重點,十三行人習慣將過往的人埋葬在自家附近,面朝海面,已屈膝埋葬。個人認為,可能十三行人是從海洋中漂流到這個地方生存的,朝海面可能有希望回歸故里的想法在裡頭。

IMG_3838

  由於遺跡的大半已被水廠掩蓋,在這之下有多少古物我們已無從獲知,只能從些許的物件中探詢蛛絲馬跡,在欣賞博物館的陳設與八里的美景同時,更希望這樣的文化悲劇不會在台灣再度上演。

IMG_3855 IMG_3866

相關資料:十三行博物館

其他相片:我的相簿

沒有留言: